市医学会“海西健康大讲堂”第五期走进军营
2016-10-31 09:10:00
2016/10/31
市医学会“海西健康大讲堂”第五期走进军营
厦门市中医院耿学斯携专家团队到部队义诊开讲座
6月15日,由厦门市医学会主办,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团委、海西晨报社承办的“名医来了·海西健康大讲堂”第五期邀请厦门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主任医师耿学斯携专家团队走进驻厦某部队开讲座,将健康送进军营,受到官兵热烈欢迎。
“名医来了·海西健康大讲堂”于去年6月份正式启动,邀请院长级别主讲人走进社区、企业、学校、部队等,以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病为切入点,进而延伸到市民关注度高的疾病,希望在为市民答疑解惑的同时,传播准确、有效的卫生健康理念,提高广大市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本期讲座以“如何科学预防治疗肛肠疾病”为主题。耿学斯介绍,2015年公布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68906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仍远远高于一般常见病,其患病与“久坐久站”的职业特点高度相关。耿学斯建议,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来预防肛肠疾病。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耿学斯系统有条理地从常见肛肠疾病的种类、如何预防肛肠疾病、便秘与肛肠疾病的关系等方面,为官兵们讲述了肛肠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现场还设有提问环节,官兵们将自己的疑问记在纸上,在讲座后由耿学斯统一解答。
便秘是不少官兵们关注的重点。耿学斯介绍,便秘既是一个症状,也是一种病。如果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每日有排便但有排便不尽感,或者需要灌肠、开塞露、泻药等来维持排便,且病症出现至少6个月,这时就要注意了。
耿学斯表示,长期便秘,直肠气机郁结,气血郁滞,加之外邪(风、湿、热、燥)、气虚、血虚而成为痔疮、肛痈、肛漏、肛裂、肛窦炎、脱肛等肛肠疾病的重要病因,彼此互为因果,加重了肛肠疾病的发展。
耿学斯建议,防治便秘要从调整生活方式入手,正常一天饮水量要8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另外,人一旦上火,也会引起便秘,饮食清淡勿油腻。适当吃些粗粮纤维素能增加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如粗制面粉、糙米、玉米、芹菜、韭菜等。
经常坐办公室的上班族,不要一坐就是半天,应该时常走走,多活动活动,这对加快胃肠蠕动很有效。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忽视便意。
与耿学斯一起来到军营的还有来自厦门市中医院其他7个科室的专家义诊团队:骨科陈海鹏主任医师,针灸科谢俊杰主任医师,风湿肾病科徐明主任医师,消化内科王文凡主任医师,推拿理疗科熊永强副主任医师,肝科林立副主任医师,耳鼻喉科唐琳副主任医师。
讲座一结束,厦门市中医院的8位专家便开始为官兵义诊,不少官兵还带来了自己之前的病例,在义诊中请专家帮忙诊断。
提起军人,平日的高强度训练所带来的一些身体不适肯定免不了,特别是关节、肌肉、胃部等方面。推拿理疗科副主任医师熊永强的桌子前排起了长龙,军人小何正在向熊医生反映他经常觉得脖子酸痛。熊医生询问后,开始推拿小何的颈椎。“部队训练强度大,肌肉劳损在所难免,工作需要经常低着头的人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症状,若是感觉不适,可以做做推拿,松弛劳损肌肉,多注意保养。”熊医生边为小何推拿边说。
除了推拿理疗科,风湿肾病科、骨科、消化内科等科室的专家前面也排满了等着咨询的官兵,义诊中,好几位医生都汗湿了衣服。整场活动结束后,官兵们意犹未尽,纷纷对专家们表示感谢,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蔡樱柳)
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耿学斯为官兵义诊(唐光峰 摄)
推拿理疗科专家熊永强为官兵按摩(唐光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