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学会市医师协会举办医学人文讲坛
2015-02-27 09:02:00
2015/02/27
市医学会市医师协会举办医学人文讲坛
丁义涛教授讲授人文医院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5月24日,由厦门市医学会、厦门市医师协会主办,辉瑞医药公司协办的“医学人文讲坛在白鹭宾馆举办,本次会议特邀南京鼓楼医院院长、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南京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义涛教授就人文医院建设的创新与实践做专题报告,厦门市卫生局党组副书记熊世勇、厦门市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周文、厦门市医师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瑞良与我市各医院领导及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近300人出席报告会。
丁义涛教授首先就人文医院建设的背景做了生动的介绍。中华文明5000年,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尤其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们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社会机构的公信力遇到了极大的挑战,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使得医务人员在尖锐的医患矛盾中频频遭受伤害。丁教授指出,当前中国公立医院的发展最缺少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而是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必须以新的高度、从战略的视角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这对于医院的管理者以及医务人员是十分必要的。面对当前出现的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遇冷,伤医事件频出的医疗问题,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对文化失去信心,人文价值体系发生混乱,才是我们当前最大的问题。
丁教授认为当前医院发展最大的空间不再是建筑高低和面积大小,而是看不见的精神空间和技术创新,他强调技术创新可能领先对手几个月;流程创新可能领先对手几年,但用创新的方法培育人文精神却可以领先竞争对手一辈子,所以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加强文化建设。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文化管理正是医院管理的最高境界,目前大部分医院都是依靠制度管理医院,而把文化作为管理手段其实才是管理的最高层次。小企业依靠经验管理,大企业依靠制度管理,一些特别优秀的企业则通过文化来管理。
文化在管理上的作用绝对不是虚无缥缈的,观念和文化的东西不能改变世界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能改变世界的,通过文化实现理念的转变,而理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的转变。下一步医院的改革应当在人文医院上多下功夫,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尊重和激励医务人员,提高全体员工基本素质,打造共同价值观,而人文又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和精髓。由于医学工作的特色和对象极具人文性,医学的首要特征就是高度的人文性,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院的要求已经不局限于满足医疗的结果,而是更注重医疗的全过程,给病人看病,光治愈疾病是不够的,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因此医疗卫生行业特别需要人文精神,相较于台湾、香港地区,我们大陆医院普遍缺少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医务人员缺少人文价值观。所以我一直呼吁医学必须回归人文,我国几位著名的医学大家如吴孟超、钟南山、樊代明等就曾联合提出《促进临床医学人性化的十点建议》,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提倡医学的人性化,因此创建人文医院势在必行,也是医改下一步需妥善处理好的问题,呼吁广大医务人员提倡医学人文精神。
传承是文化延续的根基,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发扬创新,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关于医院的文化传承,丁义涛教授结合南京鼓楼医院的历史做了详细的介绍。南京鼓楼医院创始于1892年,距今已有120年历史,医院创院初期就强调“仁爱”的理念,战争时期坚持发扬“仁爱精神”救治了很多百姓。建国后鼓楼医院历任院长都坚持仁爱的宗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无不闪耀着“敬畏生命,忠于职业”的精神。为了更好传承历史和人文精神,2005年南京鼓楼医院开始历史纪念馆的建设,2007年建成中国首家西医院历史纪念馆,历史纪念馆建成以来接待本院3000多名员工学习,接待千余批次,万余人次的国内外人员参观,成为鼓楼医院人文精神传承的宣传阵地。
针对医院文化的创新,丁义涛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向与会人员做了详细介绍。
(一)、创新医院改革模式,推动公益性建设。
鼓楼医院1996年组建中国大陆最早大型医院集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2002年与美国IBC公司合作,组建宁益眼科中心,探索中外合资共同办医,并通过医联体模式、集团化模式,联合办医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医疗品牌。2003年鼓楼医院通过联合办医模式帮助宿迁市人民医院进行改制,取得巨大的成功。鼓楼医院通过施行法人治理 ,依靠理念帮扶、管理帮扶、技术帮扶三个帮扶,积极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平台、人才建设平台、文化建设平台、公益性建设平台,改革人事和分配两大机制,移植技术打造品牌专科,建立和培养人才队伍,导入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建设,打造医院特色文化,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等一系列举措帮助宿迁市人民医院快速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丁义涛教授通过详实的数据,详细的介绍了帮扶后的效果,各项医疗指标大幅度提高,高学历医学人员逐步增加,经济效益大大增加,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工作取得突破,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了高度的评价,为“医联体”模式提供了经验借鉴。
(二)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模式。
医院建设的两项重点任务一是人才培养、二是学科建设。丁教授认为最优秀的人才是培养出超过自己的人才,他强调要处理好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关系,发挥好人才的作用,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竞争机制。鼓楼医院施行了科主任竞争上岗和综合目标责任制;改革分配制度,加大向一线倾斜力度;改革人才引进流程管理,关心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和宽松的环境;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完善科研平台建设,加强科研部硬件建设,学科上打破格局,资源重组;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建设优势学科。
丁义涛教授还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南京鼓楼医院几个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模式:如“一壮模式”、“西进模式”、“东进模式”等,并介绍了风湿免疫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等一大批鼓楼医院优势学科的基本情况,丁教授认为医院的管理者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思维可以推动医院的发展、个人的成长,学科的建设。
(三)创新人文医院管理模式打造统一价值观。
鼓楼医院2004年在全院创新开展人文医院建设,通过开展全院价值观调查,提出建设人文医院构想,培育病人至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医院精神,建立以人文关怀为主的管理手段,在医院内部形成良好的理解人、尊重人、满足人、发展人的人文环境,激发员工的人文道德关爱,塑造以解除病人痛苦为最高服务宗旨的服务理念。鼓楼医院每年在院内开展“人文关爱主题年”文化建设,明确人文医院建设的重点目标,初步构建了人文医院建设及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渗透“全人教育”的理念,通过医学社会学、文学、音乐美术、医学人文、人类学等培育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同时,医院通过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培训,推行职能部门精细化考核,实现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转变,由被动式、单一性、统一化的服务模式向主动化、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模式转变,医院的考核评价由过去的等级评价转变为以病人的满意度评价为标准。
鼓楼医院还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开展慈善救助、对口支援,帮扶特困地区医院建设,使鼓楼医院人文医院品牌影响初现。近年来,鼓楼医院提出建设国内最好的人文医院,挖掘与传承历史人文精神,建成国内首家西医医院历史纪念馆,构建了具有鼓楼医院特色的人文医院管理模式,创新性的建立并实践了人文医院标准及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了医教研全面发展,为我国人文医院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四)医院建筑突出人文性。
医院建筑与其他建筑相比更具复杂性、专业性、特殊性,医院建筑的规划与发展必须与医疗本身相结合,必须与医院的需求和发展相结合,而人文始终是永恒的生命线。公立医院建筑要突出人性化、智能化、现代建筑与古建筑相互交融,要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历史的印痕积淀医院成长的根基,现代化建筑与设施赋予医院发展的活力,精益求精是医务人员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文关怀必将塑造明天新的辉煌。回顾医院的变迁与发展,我们改变的是建筑的面积、设施,提升的是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不变的是无损于患者为先的人文情怀,以及精益求精的医疗品质追求,人文医院建设是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是历史赋予中国医院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服务患者、服务广大群众的需要。(市卫生局学会办 黄涛)